一、請假多少天自動解除勞動關系?
如果你超過了假期,延遲的話,一般的單位內部規定是3天就算自動離職,不過自離也還是可以結算工資的。
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不向用人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第1項中的“自動離職”的解釋,是指職工擅自離職的行為。
職工自動離職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企業要求職工賠償或交付違約金而發生的爭議,稱為自動離職爭議。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關于職工擅自離職按自動離職處理發生爭議處理范圍的復函》(勞辦字〔1992〕45號),《關于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勞辦發〔1994〕48號),《關于計算連續曠工時間問題的復函》(勞社函〔1998〕5號)有關規定,如果職工要求停薪留職,但未經企業批準而擅自離職的;或停薪留職期滿后1個月內既未要求回原單位工作,又未辦理辭職手續的,企業有權按自動離職處理。按自動離職處理是用人單位的行為。按有關行政復函規定,這里講的按自動離職處理,是指用人單位應依據《用人單位職工獎懲條例》有關規定,對其作出除名處理。為此,因按自動離職處理發生的爭議,應按除名爭議處理。
二、自動離職可否享受辭職、離職或被辭退的待遇
離職與辭職沒有本質的區別,從以前的規定看,一般是指尚未喪失勞動能力的干部由于某些個人原因,不能繼續在用人單位供職,需要向用人單位提出離職要求,經批準后可辦理離職手續,享受一次性的離職費待遇,與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當然,有的也不發離職待遇。例如:歸僑、僑眷職工因私獲批準出境定居,凡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可辦理離職手續,并按規定發給一次性的離職補助費。工齡每滿1年發給1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工齡10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滿1年發給1個半月的本人標準工資,但離職補助費的總額,最高不得超過24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而國家勞動總局《關于職工要求離職另謀職業問題的復函》([80]勞險便字66號)規定,凡要求離職在城鎮另謀職業的職工,經批準離職后,不發離職待遇。辭職的職工,在1983年4月9日發布《全國整頓企業勞動組織工作座談會紀要》(勞人計[1983]12號)之前,是沒有辭職生活補助費待遇的,此后的辭職費標準也低于離職費標準,即:家居城鎮的職工,工齡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半個月標準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多不超過6個月的工資;回農村的,工齡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標準工資的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最高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這種辭職費也僅適用于原來的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按《勞動法》的規定執行。雖然從最初的規定看,離職是對干部而言,辭職是對工人而言,但從后來的規定看,界限越來越模糊。實行勞動合同制以后,這兩種政策規定運用的越來越少了,然而有一部分職工仍需適用這兩種政策。
自動離職、擅自離職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是指勞動者不向用人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這種不辭而別的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常常會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也往往要追究該勞動者的責任。用人單位對擅自離職的職工可按曠工處理,給予除名。按照國家規定,自動離職的勞動者不享受任何待遇。
所以,廣大勞動群體若是由于自身不可抗拒原因需要離職的,最好與用人單位進行及時溝通,以免在請假和離職之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員工在請假之前,用人單位也是需要明確員工具體請假理由,再進行允許請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應該妥善溝通,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辯護的技巧與策略有哪些
2020-12-26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廣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價格
2021-02-19房屋拆遷按房產證還是戶口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