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是否需要支付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同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一樣,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可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哪一方首先提出解除的請求后果完全兩樣,勞動者首先提出解除請求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在雙方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二、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
認定勞動關系有兩個基本標準。
一是與勞動者之間實際存在著管理與被管理、指揮與被指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這應當是認定勞動關系的首要的與獨立的標準。原因在于,這種關系是人身隸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勞動關系的根本標志。應當看到,這種關系表現方式多樣,既可以體現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直接與具體的管理,也可以體現為勞動規章制度下的間接與抽象的管理。同時,也不宜只將這一關系表述為勞動者實際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指揮與監督。這樣表述只能站在勞動者一方面,不能反映用人單位一方面,從而無法全面認定勞動關系。
二是用人單位的供基本的勞動條件。這應當是認定勞動關系的一個結合性的標準。所謂勞動條件主要包括勞動場所、勞動對象與勞動工具。用人單位之所以成為用人單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應的勞動條件,并因此成為勞動者勞動力的使用者,對勞動者進行管理、指揮與監督。由于實踐中情況的復雜性,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條件應限于基本勞動條件。
事實上,公司做的很多決定表面上來看是要跟員工進行協商,實際上公司本身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就比如在公司要跟員工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員工在知道了公司的這種想法之后,一般都不會再繼續賴在公司,因為也不方便以后的工作,所以,公司提出來的解除勞動合同就有補償金。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