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辭職不批準怎么辦
勞動者辭職不需要單位批準,但須程序合法。
現實中,勞動者辭職單位以各種借口不受理、不批準,勞動者憤而離職,最后單位卻以勞動者未依法離職造成單位損失為由不支付最后的工資等,導致勞動者有苦難言。
首先明確一點,勞動者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也就是說我國法律賦予了勞動者無限辭職權。無論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主動辭職還是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過錯而辭職,勞動者辭職都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
其次,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不等于說辭職沒有任何限制,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提前30天主動辭職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不用書面形式。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員工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這是在行使自己的解除權。一般來說雖然會需要先通知用人單位,但實際在提出辭職申請之后,并不需要單位的批準。因為提前通知單位,這是在履行法定的義務,不過法律中也沒有規定說必須要經過單位的批準,那么雙方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時間內辭職需要賠償違約金嗎?
勞動者辭職后公積金怎么提取
辭職如何自己繳納社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了工傷事故怎么處理后期賠償
2020-11-14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程序有哪些
2021-01-10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