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辭退補償的條件是什么?
涉及到用人單位主動辭退員工的,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如果是勞動者主動辭職,那么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其它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1、協商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傷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醫(y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加50%,絕癥加100%)
3、不能勝任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觀變化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6、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 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的50%)。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guī)定了經濟補償的相關依據,目的在于保護勞動者的權利,避免因用人單位私自辭退員工,導致員工的經濟損失,員工可以依據上述法律依據,在涉及到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下,可以起訴來維權處理。
單位可以隨意辭退勞動者嗎
曠工幾天公司可以辭退職工
最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1-23撫養(yǎng)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guī)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