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近年關,新聞報道中往往會出現農民工討薪難的問題,同時也有一些農民工簽訂了一些對自己很不利的勞動合同,最后往往受害。經過長期的調查后發現,部分農民工法律意識淡薄,簽訂了不合規勞動合同,對于今后維權很不利。因此,為了能夠提供辨別,本文特將哪些不該簽勞動合同公布如下。
①口頭合同。有的企業不以書面形式與勞動者訂立合同,只是口頭約定工資、工時等,一旦發生糾紛,雙方各執一詞,由于缺乏書面文字證據,農民工往往有口難辯。
②生死合同。一些危險性行業企業不按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履行安全衛生義務,在簽訂合同時要求與勞動者約定“工傷概不負責”等條款來逃避責任。對這種情況,農民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取消這些條款;如果協商不成,一旦發生事故,農民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確認這些條款無效。
③“兩張皮”合同。有的用人單位害怕勞動保障主管部門監督,往往與應聘方簽訂兩份合同,一份用來應付檢查,另一份合同才是真正履行的合同,而這份合同往往是只利于用人單位的不平等合同。
④押金合同。一些用人單位利用農民工求職心切的心理,在簽訂合同時收取押金、保證金等名目眾多的費用,農民工稍有違反管理的行為,用人單位即“合法”扣留這部分押金。這類合同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農民工可以拒絕;實在無法拒絕,也一定要保留好收據,以備將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時作為證據。
⑤賣身合同。一些用人單位與農民工在合同中約定“一切行動聽從用人單位安排”,一旦簽訂,就如同賣身一樣完全失去行動自由。在工作中加班加點、強迫勞動,甚至任意侮辱、體罰和拘禁農民工。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能忍氣吞聲,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公安機關投訴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勞動合同是為了保證農民工群體的權益,而一些不法雇傭者卻設下陷阱,使今后難以維權。將這類問題從源頭上著手就要在簽訂時了解清楚,是否符合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補償索賠技巧和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3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