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是必須要支付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的。那么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編輯本篇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方式有哪些,刑事賠償的義務機關是什么
2021-02-21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