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是必須要支付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的。那么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編輯本篇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