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某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是必須要支付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的。那么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編輯本篇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離婚的五大誤解
2021-03-16工傷案件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28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什么是域名仿冒注冊商標
2021-01-19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