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又稱競業避止、競業禁止。勞動法中競業限制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履行和終止后一定期限內,出于保密的目的,不得自營或為他人經營與本單位同類相競爭的業務。即為避免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被侵犯,員工依法定或約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勞動關系結束后的一定時期內,不得到與本企業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兼職或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一、范圍規定不明確
《勞動合同法》規定中,競業限制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但對“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的含義或范圍未做解釋,導致用人單位在實踐中可能以存在商業秘密為由與普通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損害其自主擇業權 勞動者是否屬于用人單位“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應當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所從事的具體工作能否接觸、了解、掌握單位商業秘密而進行具體分析,不能籠統以職位高低一概而論。如秘書人員、安全保衛人員,雖然職位不高,但其通過接待、會議記錄、安全保衛等具體工作有機會接觸到很多商業秘密,用人單位如果能舉證證明其知悉單位的商業秘密,就可以視為競業限制人員。
二、期限過于固定
競業限制期限既不宜過短,對原企業不利,也不宜過長,會構成對勞動者權利的侵犯。事實上,競業限制期限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四個因素:
1、結合商業秘密所處行業考慮其具有的競爭優勢持續時間的長短;
2、不同行業勞動者的職業生涯周期;
3、員工掌握商業秘密的程度與技術水平的高低;
4、國家在平衡用人單位商業秘密權與勞動者自主擇業權時的價值傾向。
據此,《勞動合同法》統一規定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而應嘗試提供多元的可以選擇的方案:
(1)一般的商業秘密,競業限制期限不超過兩年;
(2)高新技術領域的商業秘密,競業限制期限不超過一年;
(3)用人單位重點保護的具有重大利益的商業秘密,可以簽訂長期乃至終身的競業限制協議。
三、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經濟補償金
《合同法》第23條規定,用人單位需在勞動合同終止后的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但該規定過于籠統,應從以下兩方面進一步完善:
1、《勞動合同法》應明確規定約定經濟補償金是競業限制協議的有效要件之一,沒有約定經濟補償金的競業限制協議無效,這樣有利于避免用人單位利用其強勢地位規避補償金的規定。
2、《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具體數額和支付方式,需由當事人協商約定,這顯然對處于弱勢的勞動者不利,《勞動合同法》至少應明確規定經濟償金的最低標準。應考慮競業限制人員在競業限制期內不違反競業限制協議重新就業可能獲得的收入,同時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
四、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違約金
立法應明確要求競業限制協議必須約定勞動者違約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的數額和方式,并以該約定作為競業限制協議的有效要件之因為約定不明或沒有約定,使競業限制協議對競業限制人員無法真正起到約束作用。如果違約員工可能獲得的利益遠大于支付的違約金,選擇往往是甘愿承擔違約責任,甚至出現新東家愿意為這筆“違約責任”買單。實踐中,用人單位會利用強勢地位,要求勞動者接受較低的經濟補償,一旦勞動者違約則需支付高額的違約金。雙方約定違約金,應在勞動者能夠承擔,又能起到威懾作用的范圍內,具備可操作性。《勞動合同法》可考慮規定把違約金數額與經濟補償金數額相掛鉤,將違約金數額規定為經濟補償金數額的適當倍數,這樣即使勞動者得到的補償金數額較低,也不會過分損害其利益。需要強調的是,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可要求勞動者與新單位承擔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五、競業限制協議的解除
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現,需要提前終止競業限制協議的法律效力,即競業限制協議的。《勞動合同法》還應明確規定競業限制人員出現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行使單方解除權而使競業限制協議對其失去法律約束力:
(1)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進入公有領域或因其他合法原因已經公開;
(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未按約定向勞動者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等等。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新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的規定,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執業的時候會遇到更多的關于競業限制的問題,如果遇到具體的問題時,歡迎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我們會根據您的問題作專業的解答。
閱讀延伸:
競業限制違約金標準是怎樣確定的?
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有何不同?
怎樣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能發生效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保險經紀人組織制度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