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辭退員工是一件很正常的現象,但是依據相關的勞動法的規定,公司在辭退員工的時候,往往要給予員工一定的辭退補償金作為其暫時失業期間的補償和贊助。那么,對于這份辭退補償金不交個人所得稅勞動合同法規定合法嗎?律霸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進行解答。
一、公司辭退員工補償金需要納稅嗎?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的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均。
具體平均辦法為:
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涉及實際操作問題以主管稅務機關的判定為準。
二、試用期辭退能否得到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試用期內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該承擔其解除勞動合同合法的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舉證證明其按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將承擔不利后果。試用期內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該承擔其解除勞動合同合法的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舉證證明其按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將承擔不利后果。
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對經證實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沒有證據證實不符合錄用條件而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予以經濟賠償,賠償數額大概為一個月的工資。即你可以拿到實際的工資加一個月左右的工資。
如果是你自愿辭職,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并不承擔賠償。
我們可以根據上述的內容了解到,辭退勞動補償金規定部分內是不用交稅的,但是超出規定部分就要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了。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律霸相關律師為您解答。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公章判刑案例
2021-01-25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興寧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5買拆遷安置房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