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第四十條單位解除合同情況的解讀是什么?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并簽訂合法正規的合同之后,滿足不同條件時,單位、勞動者均可單方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也可雙方協商后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應該注意查詢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時違規、需要賠償的情況,有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一、規定原文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解讀
本條是關于無過失性辭退的規定。
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履行中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解除勞動合同。這里的客觀情況既包括用人單位的,也有勞動者自身的原因。前者可能是由于經營上的原因發生困難,虧損或業務緊縮;也可能因為市場條件、國際競爭、技術革新等造成工作條件的改變而導致使用勞動者數量下降;后者則是由于原本勝任的工作在用人單位采取自動化或新生產技術后不能勝任,或者是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勝任。本條對因客觀情況變化導致勞動合同解除規定了“提前通知”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目的在于對勞動者的保護,為勞動者尋找新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時間保障。
用人單位因客觀情況變化而解除勞動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根據勞動部頒發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的規定:“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這里的醫療期,是指勞動者根據其工齡等條件,依法可以享受的停工醫療并發給病假工資的期間,而不是勞動者病傷治愈實際需要的醫療期。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有權在醫療期內進行治療和休息,不從事勞動。但在醫療期滿后,勞動者就有義務進行勞動。如果勞動者由于身體健康原因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其調動崗位,選擇他力所能及的崗位工作。如果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重新安排的工作也無法完成,說明勞動者履行合同不能,用人單位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其本人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以便勞動者在心理上和時間上為重新就業做準備。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這里所謂“不能勝任工作”,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任務或者同工種,同崗位人員的工作量。但用人單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額標準,使勞動者無法完成。勞動者沒有具備從事某項工作的能力,不能完成某一崗位的工作任務,這時用人單位可以對其進行職業培訓,提高其職業技能,也可以把其調換到能夠勝任的工作崗位上,這是用人單位負有的協助勞動者適應崗位的義務。如果單位盡了這些義務,勞動者仍然不能勝任工作,說明勞動者不具備在該單位的職業能力,單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的前提下,解除與該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不能隨意調動勞動者工作崗位或提高工作強度,借口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本項規定是情勢變更原則在勞動合同中的體現。這里的“客觀情況”是指履行原勞動合同所必要的客觀條件,因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自然條件、企業遷移、被兼并、企業資產轉移等,使原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不必要履行的情況。發生上述情況時,為了使勞動合同能夠得到繼續履行,必須根據變化后的客觀情況,由雙方當事人對合同進行變更的協商,直到達成一致意見,如果勞動者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原勞動合同所確立的勞動關系就沒有存續的必要,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也只有解除勞動合同。
此外根據本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因勞動者的非過失性原因而解除合同的還應當給予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第40條法規表示有三種情形用人單位可以通知勞動者后解除合同,不需要賠償勞動者。
有三種情形,用人單位可以通知勞動者后合法解除合同。如果用人單位在工作環境、報酬支付、社會保險、合同效力等方面違反法規,逃避自身責任并主動解除勞動關系,是需要對勞動者進行賠償的。賠償的錢款被稱為經濟補償金,一共有十二種情形需要賠償。另外還有勞動者主動提出也可賠償的情形,有需要可以進行咨詢。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費分配辦法是怎樣的
2021-03-03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買的二手房拆遷了怎么補償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