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很多時候解除勞動合同,其實用人單位都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一定的補償金或者做出相應的賠償。但對于這個賠償,很多勞動者其實并不清楚要如何計算賠償。對此,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大家詳細解答勞動合同解聘賠償計算的問題。
一、勞動合同解聘賠償該怎么計算
需看公司以何原因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違法解除,則公司需支付勞動者賠償金。賠償金按勞動者工作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為標準支付,即n*2。
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計算基數中工資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
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在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要想從用人單位處拿到賠償,自然需要滿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情形,不然用人單位也是可以拒絕支付補償或者賠償。實際勞動合同解聘賠償的內容,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總結,但愿能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被勸退如何走勞動仲裁
2020-12-26陪審員不參加什么案件審理
2021-02-13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