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工資和實際工資的不一致怎么辦
實踐中,經常有企業實行這樣的做法:在勞動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較低的工資標準,而在工作中發放較高的工資。用人單位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想逃避法律規定的以工資為基數計算的繳納社會保險費、計算加班費等責任。然而這種做法是不合法的。
如果有發放記錄等證據證明企業發放的工資與勞動合同的工資不一致,一旦發生糾紛,仲裁機構和法院會支持以實際工資為準。出現這種情況時,勞動者一定要留心保留領取工資數額時的證據。
二、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明確約定勞動報酬,但有時不排除雙方并未就薪水報酬做出具體約定,這時,該怎么辦呢?
《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該條規定的“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于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績的勞動者,應支付同等的勞動報酬。
三、單位無故克扣或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
勞動者可以保留相應的證據,在出現糾紛的情況下,自己也能實際進行舉證,一般仲裁機構和法院都是會支持實際工資的。畢竟,很多時候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數額都是要比實際工資低的,主要是單位為了逃避自己的義務而這樣做。
最新員工病假工資計算方法
北京產假期間工資發放標準和規定是怎樣的
臨時工工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及個稅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對公承諾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26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