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單位有權利解除那些違反紀律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員工,但如今的單位不再以單方面的通知方式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而是盡可能與員工進行溝通和協調后得出最合理的解除協議,那么單位與員工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是否必須支付呢?
一、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是否必須支付?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有很多種,但適用代通知金方式解除勞動合同的卻只有3種。該法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除此之外,無論是用人單位過失性辭退勞動者,還是經濟性裁員,或者其他情形解除勞動合同,均無須適用代通知金。
因此,有的勞動者在主張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支付賠償金時,一并主張代通知金,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二、代通知金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
首先,雙方的勞動合同解除之日為通知領取額外一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當日,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不需要計算到通知之日后的30天。
其次,對于是采用提前30日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合同還是支付代通知金后解除合同,選擇權在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勞動關系履行的實際情況作出自由選擇。
最后,用人單位選擇額外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代通知金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法》對用人單位非過失性辭退只規定了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些地區根據實際情況,以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提前通知金的形式而即時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也達到了比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總而言之,如果勞動者或者單位主動提及了代通知金并且在協商過后將其寫入了解除協議之中就需要單位履行約定支付相應的代通知金,如果沒有任何相關的條款就不存在單位必須支付的情況了。
病假期間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22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