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單位聘用勞動者的時候,會需要簽訂勞動合同。這也是為了保證雙方的權益不受侵犯,減少因為勞動而產生的糾紛。只要勞動合同沒有接除,就不可隨意違反。但是即便如此,也會有違反的情況。勞動合同沒有解除單位卻違反了勞動合同該怎么辦?
一、在下列三種情形下,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要賠償:
1、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以及勞動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的;
2、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無效勞動合同,或訂立部分無效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具體賠償辦法如下:
1、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2、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3、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4、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職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同期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5、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三、用人單位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不依法為勞動者出具相關證明時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這一規定明確了用人單位承擔的兩種責任:一是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沒有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沒有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的情況下,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二是用人單位的上述行為給勞動者造成了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行政部門和人民法院提出具體的賠償請求。
勞動合同沒有解除單位卻違反了勞動合同就要進行賠償。同時。勞動者在進入勞動單位工作時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該勞動單位沒有按照規定跟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或者是勞動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這些行為會給勞動者造成損害,這也要進行勞動賠償。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不協商能不能直接起訴離婚
2021-02-28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公告嗎
2021-01-09企業拆遷賠償有哪幾種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