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1、股權眾籌不得向社會公開或采用變相公開方式發行,融資者或融資者發起設立的融資企業的股東人數應當符合《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2、股權眾籌融資平臺應當遵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對參與其業務的投資者設置準入條件。應當在明顯位置公示警示風險底線,充分揭示產品的風險,與投資者簽署風險揭示書。
3、股權眾籌融資平臺應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保證投資者可以按照投資合同約定的時間,獲取約定的融資項目信息,不得出現誤導性或虛假信息披露。
二、眾籌出資人有哪些法律上的保護
目前,從國內外眾籌平臺運行的狀況看,盡管籌資人和出資人之間屬于公司和股東的關系,但在籌資人與出資人之間,出資人顯然處于信息弱勢的地位,其權益極易受到損害。
眾籌平臺一般會承諾在籌資人籌資失敗后,確保資金返還給出資人,這一承諾是建立在第三方銀行托管或者“投付寶”類似產品基礎上。但眾籌平臺一般都不會規定籌資人籌資成功但無法兌現對出資人承諾時,對出資人是否返還出資。當籌資人籌資成功而卻無法兌現對出資人承諾的回報時,既沒有對籌資人的懲罰機制,也沒有對出資人權益的救濟機制,眾籌平臺對出資人也沒有任何退款機制。
嚴格來說,既然是股權投資,就不應該要求有固定回報,否則又變成了“明股實債”。但籌資人至少應當在項目融資相關資料中向出資人揭示預期收益。一旦預期收益不能實現,實踐中又會形成一定的糾紛。
出資人作為投資股東,在投資后有權利獲得公司正確使用所籌資金的信息,也有權利獲得公司運營狀況的相關財務信息,這是股東權利的基本內涵。
雖然行業內規定眾籌平臺有對資金運用監管的義務,但因參與主體的分散性、空間的廣泛性以及眾籌平臺自身條件的限制,在現實條件下難以完成對整個資金鏈運作的監管,即使明知籌資人未按承諾用途運用資金,也無法有效對其進行有效制止和風險防范。
該環節有點類似私募股權投資的投后管理階段,出資人作為股東,了解所投公司的運營狀況是其基本權利。行業內雖對眾籌平臺類似規定,但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只能期寄望于不久出臺的法規中對眾籌平臺強制性要求,以及不履行義務的重度處罰。同時,對于公司或眾籌平臺發布或傳遞給出資人的香瓜信息,如果能明確要求有專業律師的認證更好。
股權眾籌融資平臺應當遵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對參與其業務的投資者設置準入條件。應當在明顯位置公示警示風險底線,充分揭示產品的風險,與投資者簽署風險揭示書。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