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向單位提出辭職請求的,這可以說是法律賦予員工的權利,此時雖然是員工單方面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但也應該及時的告知用人單位,好讓單位有充分的準備,避免因為人員流動造成經濟損失,所以要求一般情況下員工辭職需要提前一點時間通知,那么員工辭職需要提前幾天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用人單位無過錯
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因個人原因辭職,應當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并且沒有經濟補償金。
1. 辭職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用人單位?
答:勞動者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即使用人單位不同意,勞動者也可以在三十天后離職。當然,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提前離職的除外。
2. 試用期內,辭職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用人單位?
答:試用期是勞動合同初期,勞動關系雙方相互選擇的期限,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盡管法律沒有要求書面形式,但從舉證的角度考慮,書面形式更為穩妥。
3. 如何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答:⑴辭職的書面文件建議使用“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或者“辭職通知書”,而不宜使用“申請書”字樣。這是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單方權利,只要依法提前通知,無需對方回應。辭職的理由可有可無,如想說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可以。如果使用“申請書”字樣,司法實踐中可能會被認為是勞動者提出的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要約,協商解除需要雙方意思表達一致。為確保辭職行為萬無一失,還是推薦使用“通知書”。
⑵通知形式在實踐中有以下幾種:
①發送電子郵件至主管領導,同時抄送人力資源部門和自己,這樣已發送的郵件會保存在自己的電子信箱中;
②將紙質的辭職通知書親自交給主管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不過這種形式不利于取證;
③為防止用人單位矢口否認,可以將紙質的辭職通知書以特快專遞的形式發至主管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并在快遞單上標明“辭職通知書”,留存好底單,同時要求簽收回執和短信通知。這樣即使用人單位拒絕簽收,勞動者也可依據回執和短信,證明完成了通知的義務。
4. 勞動者任性地不辭而別會有什么后果?
答:如果勞動者因個人原因在沒有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離職,司法實踐中會被視為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根據法律規定,如果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勞動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還會給后續的用人單位開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帶來阻礙。所以還是耐住性子,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吧!
二、用人單位有過錯
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過錯被迫辭職,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可以無需提前三十天,并有經濟補償金。
5.勞動者可因用人單位的哪些過錯解除勞動合同,并獲得經濟補償金?
答:主要包括:
⑴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勞動條件;
⑵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⑶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⑷規章制度違法,損害勞動者權益;
⑸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違背勞動者意愿訂立或變更勞動合同;
⑹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
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
⑻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
⑼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
其中,⑴-⑺的情形,勞動者的辭職通知書應寫明具體理由,如用人單位拖欠工資、不繳納社保等,不需提前三十天,一經送達即可離職;⑻-⑼的情形,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無需通知。
6.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答: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這里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得工資計算,包括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工作不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要是在單位本身具有過錯,對員工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的時候,其實不需要提前通知,就可以馬上辭職走人。但在一般情況下,試用期要提前三天通知,轉正之后則需要提前三十天。
員工主動辭職可以得到補償嗎
實習期辭職不批怎么處理?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執業十余年,為1000 當事人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服務。對于各類離婚、繼承案件均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尤其擅長涉外婚姻家事案件。能夠抓住各方當事人的核心訴求,運用“訴訟 談判”雙管齊下的策略,推動問題的快速解決。性格平易爽朗、堅毅執著,辦案干脆利落、靈活機變,深受當事人青睞,結案后經常收到當事人的錦旗和感謝信。 重視婚姻家事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探討,加入中國法學研究會,擔任第十一屆北京市律師協會民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參加相關的法律論壇,致力于婚姻家事領域的理論發展和實務操作。參與主編發布《婚姻家事法律服務行業白皮書》,為業內外人士提供專業數據和經驗參考。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擔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特聘講師,赴老年大學開展為老普法服務,深入社區開展普法講座,積極參與關愛自閉癥兒童公益活動。積極投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普法節目錄制,為社會民眾普及法律。
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