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在企業中過了試用期之后,一經錄用就需要和企業建立勞動關系,并簽訂勞動合同。不簽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法律依據就是勞動合同法中的硬性規定,企業在錄用員工時一個月內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是應該給員工支付雙倍工資的。
不簽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法律依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
這是勞動合同法對于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的懲罰性規定。所以,即使是由于勞動者的原因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用人單位也應當支付雙倍工資。
從這個意義上說,簽訂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必須遵守;否則不管何種原因導致的合同未簽訂,用人單位都應當依法承擔支付二倍工資的責任。
但是,也存在一種例外情形,即使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也不必支付雙倍工資。
這種例外情形就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勞動者也可以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且這種勞動關系可以隨時解除,并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當然,對于超過時效主張的雙倍工資,勞動者已經喪失了勝訴權,用人單位也是不必支付的。
雙倍工資該怎么計算
隨著勞動合同法的施行,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單位需要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規定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到底如何計算未支付的雙倍工資的差額?因為勞動合同法只籠統的規定了應當支付二倍工資,但對具體的二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未做明確,使得在實踐操作中,如何支付雙倍工資的差額存在很大爭議。
法律體系,法學中有時也稱為“法的體系”,是指由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法律體系: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準、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法系是指根據法在結構上、形式上、歷史傳統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實踐的特點、法律意識和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對法進行的基本劃分。
所以說在我們國家的勞動法中,不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是要支付員工雙倍工資的,如果是因為勞動者的原因企業和員工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是要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的并且用人單位必須遵守這條規定,否則就是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規定。
沒蓋章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沒簽勞動合同怎么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毆打他人被拘留,能探望嗎
2021-02-12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農村居民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處罰
2021-01-17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