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止勞動合同補償基數是指什么?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二、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三、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1、在勞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2、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是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與勞動者進行合法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話,還應當支付更多的經濟補償,有關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違約處罰應當在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進行體現并遵照執行。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房屋拆遷產權置換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3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