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是怎樣的
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按照工作年限支付補償款,用懷孕女職工的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資計算得出。在懷孕期間是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違法解除需要支付賠償金。但是如果女職工經常無法按時完成工作,并耽誤公司工作進度的可以搜集證據,進行面談,勸其自動選擇離職。
在懷孕期間是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違法解除需要支付賠償金。如果未出現上述情形,用人單位要解除勞動合同的話,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經濟補償,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懷孕女職工在哪些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第一種情況是“嚴重失職”。如果懷孕職工在工作中有嚴重失職行為或者營私舞弊,而且由于上述兩種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害,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2、第二種情況與第一種情況類似,屬“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如懷孕職工經常有遲到、早退或其他違反單位規章制度行為的。當然,這里要注意,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經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全體職工公示。
3、第三種情況是在試用期間內。如果女職工是在試用期懷孕,單位可以隨時和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所有現在女職工已經轉正且已經懷孕,不能按這條來判定是否解除合同;但是如果女職工經常無法按時完成工作,并耽誤公司工作進度的可以搜集證據,進行面談,勸其自動選擇離職。
三、解除勞動合同的特征是什么?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依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綜上所述,我國勞動法盡最大可能的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于一些特殊員工,如孕期職工即使勞動合同到期了那么單位都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而且還要延至產假結束,如果單位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屬于違法解除,應該作出相應的賠償。
勞動合同書沒有給這么拿失業金
最新餐飲業勞動合同樣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