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解除終止和經濟補償金該如何計算?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但是,該條款仍未明確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中的“工資”包含哪些內容,問題由此誕生。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對于經濟補償的月工資下了定義: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我注意到,許多業界人士據此得如下觀點:此條有一個隱含的意思,即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的應發工資,而非實發工資。問題由此延伸。這一斷論顯然是錯誤的,然而網上卻以謬傳謬,導致許多勞動爭議因此而發生!應得工資不等于應發工資,這原本是毋庸置疑的法律問題!然而,這確實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事實上,如果看不懂工資表、又沒有見過數以百計的各種各類工資表,恐怕都難以應對這一問題。
看完前述規定,我們可以得出的是如下結論:經濟補償是按應得工資計算,而不是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計算。至于應得工資是不是實發工資,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哪些違紀行為可以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支付補償金?
1.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 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5.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合同法是專門來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如果用人單位做出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事情,那么就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給出相應的經濟賠償,而對于賠償的標準就要看勞動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資的狀況來進行計算,這樣才算是合法合理的。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在實習期的能不能給處分
2021-02-19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