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未簽訂勞動合同,有以下幾種解決途徑:
1、和單位協商解決;
2、當地勞動局內設機構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仲裁結果不服得,可以向法院起訴;
4、可以向勞動監察機構投訴,由其責令用人單位改正。
二、公司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法律責任?
1、未簽勞動合同需賠雙倍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因此企業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應支付雙倍工資。若未支付,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2、若簽了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辭職需提前30日通知企業。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辭職可能會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未簽合勞動同,勞動者可隨時解除關系,不用承擔賠償責任。這樣一來企業對勞動者的約束力就變弱了。
3、未簽勞動合同能引起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成立。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對企業是不利的。
4、單位不能以試用不合格為由辭退職工。
《勞動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簽了合同約定了試用期,企業就能在試用期內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隨時辭退職工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未簽勞動合同就不存在試用期的問題,辭退職工就必須給付經濟補償金。
5、未簽勞動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
法律規定只要勞動關系存在,企業就應履行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若不履行,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對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和形式,其實我國《勞動合同法》中都是有相應的規定。首先要求在雙方建立了用工關系之后的一個月內,就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至于勞動合同的簽訂形式,其實也是要求通過書面形式進行,若是口頭勞動合同,則會被認定為無效,同時也會視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扣除五險一金嗎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交五險一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