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機構約定不明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兩種:
1、一般來說,對于仲裁機構約定不明確的,如果仲裁協議對仲裁機構的名稱約定的不準確,但是能確定具體仲裁機構的,認定該仲裁條款有效;
2、如果不能確定具體的仲裁機構,也沒有說明具體的仲裁事項和仲裁委員會,當事人也達不成補充協議的,該仲裁條款無效,一方向法院起訴的,法院可以受理。以下是相關法律條文的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規定,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不準確,但能夠確定具體的仲裁機構的,應當認定選定了仲裁機構。
第四條規定,仲裁協議僅約定糾紛適用的仲裁規則的,視為未約定仲裁機構,但當事人達成補充協議或者按照約定的仲裁規則能夠確定仲裁機構的除外。
二、仲裁機構管轄權如何確定?
仲裁作為一種非訴糾紛解決方式,與訴訟方式不同。仲裁是當事人自愿將訴爭事由提交給中立的第三方裁判的爭議解決方式,自愿原則是仲裁制度中的基本原則,也是仲裁制度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石。因此,是否選擇仲裁,由誰來進行仲裁都必須由當事人自行約定。當事人提交仲裁機構仲裁解決的意思表示,是授予仲裁機構對爭議案件的管轄權,并排除法院司法管轄權的法律依據。
我國《仲裁法》第四條及第六條分別對此規定如下:“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仲裁機構不能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由當事人協議選定”。
《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也對仲裁管轄權問題有明確規定。該規則第三條規定:“仲裁委員會根據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者在爭議發生之后達成的將爭議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仲裁協議和一方當事人的書面申請,受理案件。”由此可見,糾紛是否可以通過仲裁解決以及誰享有仲裁管轄權取決于當事人之間達成的仲裁協議。
仲裁機構一般是由當事人出于共同約定的協議或者是合同中約定的,但是如果是雙方沒有約定或者是約定不明的,而當事人之間又因為合同履行產生糾紛的,應當由仲裁協議訂立地或者是被申請人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負責管轄,對當事人的仲裁申請進行受理和裁決。
法律方面規定哪些案件可以仲裁
有仲裁協議的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是什么時候
哪些案件可以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在執行階段還需要保全嗎
2021-03-21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撤銷婚姻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
2021-02-14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