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經濟補償金需要交納稅嗎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協商支付經濟補償職工能否反悔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就經濟補償問題簽訂協議,并已按協議約定的數額領取經濟補償金,但事后反悔,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能否獲得支持應區別情況作出處理: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經濟補償達成協議,協議中約定的經濟補償金額低于法定標準的,原則上應認定無效,屬于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條款。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在法定期限內申請仲裁、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的,應予支持,不得以雙方已達成協議,且實際履行為由,駁回勞動者的訴求。
2、但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中已明確告知國家法律法規對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標準,勞動者明知協議所約定的補償金額與法定標準有出入仍自愿同意簽訂協議的,即使補償的標準及數額低于法律或法規規定,應當視為勞動者對自己權利的自行處分,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反悔的,應當駁回其訴求。
3、勞動者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對用人單位未依法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超過法定期限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喪失勝訴權,應駁回勞動者的請求。
勞動者從用人單位那里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繳納個稅,這要看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具體有多少。根據有關規定,超過一定的金額之后,那么對于超過的部分就需要承擔個稅。若是經濟補償金并沒有超過這個金額標準,則就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稅?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