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違約違約責任有哪些?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罰則等形式。對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主要應以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補救措施方式為輔,違約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場合。
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特定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相對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債務的責任方式。尤其在單位違約時應首選以繼續履行的責任方式來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競爭日趨激烈、業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當注意的是,繼續履行僅發生在用人單位違約的情形。勞動者違約,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援引實際履行制度。這是因為勞動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強制勞動者履行勞務,無異于對債務人人身施以強制,侵犯人身自由,與現代社會以人格尊重、人身自由受保護的基本價值相違背。
無論是在解除勞動合同之中,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一旦違背了合同的相關規定,那么都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一般來說,如果勞動者進行解除勞動合同的話,必須提前30天向用人單位進行說明,然后用人單位可以在適當的時間之內找到相應的職工。
公司能在勞動者工傷復發解除勞動合同嗎?
公司法人要簽勞動合同嗎?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區別是什么?
在我國事業編制寫勞動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工傷的情形
2021-02-07罰金和罰款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沒錢交治安拘留罰款會怎么樣
2020-12-23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