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存續期間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基數范圍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故應當是應發工資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1)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2)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三、不應支付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勞動者是因為用人單位做出了違約的行為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索要賠償費用的,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需要按照當事人勞動合同解除前的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是需要一次性支付完畢,如果用人單位出現了不支付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通過仲裁解決。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是不是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
2020-11-10公證遺囑手續是什么
2020-12-03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