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經濟補償金怎么計算?
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實際工齡計算,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是什么?
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故應當是應發工資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1、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2、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三、哪些情況下解除合同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單位隨意解除員工勞動關系的,也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標準是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平均工資,如果員工入職未滿一年,也可以拿到一個月工資,這里的工資按照月平均工資計算,按照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處理。
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稅?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清遠測量標志拆遷審批(本市)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4離婚時拆遷安置房應該怎么分割
2020-12-22征地復耕后是否需要二次補償
2020-12-20工廠拆遷機器設備怎么賠償
2021-03-20國有土地征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