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是不是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主動辭職離職的有無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告的行政處罰采用什么程序
2021-01-30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