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員工經濟補償金算工資總額嗎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勞動關系終止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公章判刑案例
2021-01-25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