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合同是否合法?
員工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合同在某種情況之下是合法的,提高勞動報酬情況,這些勞動者拒絕不續簽是合法的。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后1個月之內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就是違法行為,單位應受到相應的處罰,也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同樣在勞動合同到期之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能會存在續簽勞動合同或者是一拍兩散的結局,那么針對勞動合同到期之后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單位是否進行賠償有如下說法:
用人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固定勞動合同期滿之后不續簽合同,用人單位需要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補償,這一規定體現了對勞動者在次關系中出于弱勢地位的保護,勞動者如果沒有給單位造成特別重大的過錯,那么經濟補償金是單位必然要支付的;
如果在勞動合同到期之后本來應該簽訂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就是上一份勞動合同雖然期滿,但是即將簽訂的下一份勞動合同是無固定期限的,而單位在沒有任何理由,或者是無重大理由不與勞動者續簽合同屬于違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單位需要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就是經濟補償金的二倍;
二、勞動者不續簽的情況。
如果是勞動者在合同到期之后不續簽合同,可能也會存在多種情形:其一是用人單位在下一份勞動合同中有列明不利于勞動者的條款或者是故意調低薪資水平,使得勞動者拒絕續簽合同,這一種情形可以認定為是單位以間接的手段逼迫勞動者不續簽勞動合同,不予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固然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如果用人單位在下一份勞動合同中表示愿意支付更多的勞動報酬挽留勞動者,但是勞動者還是不與續簽,那么單位沒有義務支付經濟補償金。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到期之后,除非勞動者自愿不續簽合同且用人單位在待遇有所增加的情形下勞動者仍然不愿意續簽,則不需要簽訂支付經濟補償金,其他情況一般來說,單位都是會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的。
那么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怎么樣的呢,我國勞動合同法對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有相應的規定,一般按照勞動者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計算標準,以工作的年限結合計算,如果沒有滿一年但是工作超過6個月的按照6個月計算,沒有超過6個月的可以按照半年計算;如果勞動者的工資高于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那么一般按照3倍作為計算的標準。
在我們國家,勞動合同期限進來之后是否需要續簽,需要根據不同的主體來區別對待的。如果勞動者方面不愿意續簽的話,那么用人單位不需要賠償,但是前提必須是用人單位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過錯。如果降低勞動報酬的話就是違法的。
員工不與公司續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公司不續簽代通知金有嗎?
合同到期公司不續簽需要提前通知嗎,應該怎么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書的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09行政處分怎么提前解除或撤銷
2021-02-07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