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是怎么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相關法條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綜上,勞動合同法本身所規范的就是單位和員工之間產生的簽訂合同的法律關系,單位和員工是相對的,都應該為自己簽訂的合同負責并嚴格遵守,一般來講合同會在約定的時間里一直生效,但是一旦出現了法律預設的情節就會被終止。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新勞動合同法有關競業限制規定的負面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后人死了一定會負刑事責任嗎
2021-01-05合同解除:解除合同的途徑包括哪些?解除的生效日期是什么時候
2021-01-04收購企業流程是什么
2021-03-24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