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養育子女,子女贍養父母都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作為父母子女的義務。我國現在已慢慢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人口數在激增,但是相應的對老年人的贍養機制卻還不那么晚上,沒有做到老有所依。律霸為您整理編輯本篇問題,帶您了解“建立贍養法勢在必行嗎”背后的原因。
老齡化現已是一個全球化課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已經達 1.32 億;其 65 歲以上人口近 9000 萬,占總人口的 6.96% ,已經基本達到國際上一般認為的 7% 的老齡化標志。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重,我國贍養率也會相繼上升。全國各地有關贍養問題的大量報道和不斷增加的贍養訴訟中可以輕易地證明建立建全贍養老人的法律體系勢在必行。
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凡遇圣朝,均以孝治天下,文景、貞觀之治,開元乃至清代康乾盛世,興國子監,設太學,莫不以孝悌之義為先。
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確實講過“孝道”,但這種“孝道”表現了人們在政治上和人身上的不平等。這顯然是應該加以批判和徹底拋棄的。但我們絕對不能因此怕向“孝”。“孝”字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但不為他們所專有。在封建時代,我國勞動人民也講孝,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規范和道德標準。他們所講的孝,擯棄了人身壓迫內容,主要是要求人們在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建立一種和諧而有效的關系,即長者對幼者負責,小一輩對老一輩尊重,并由此擔負起應盡的義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更給孝敬父母賦予了嶄新的內容。父母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是相互的、對等的。從而使它與封建孝道徹底劃清了界線;徹底拋棄了封建道德的殘酷和虛偽。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更是把贍養老人作為每一個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寫進了憲法。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同時,新《婚姻法》還具體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子女不履行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有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這些規定都有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對老年人生活的關心與保護,是社會主義優越性所在。
烏鳥有反哺之情,狐死有首丘之狀。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其生生不息的法則,不盡相同。且在不斷的發展進化之中,而唯一一成不變的就是對待自己雙親的感情,贍養雙親的執著,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敬老養老,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被視為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精華。老人為 國家、民族、社會和家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為民族培養了后代。當他們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候,有權獲得來處國家和社會的物質幫助以及來家庭的贍養扶助。子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道德,更是一種法律責任。但是近幾年來。出現了一些子女置倫理與道德和法律責任于不顧,把自己的父母、公公和公婆看成“包袱”而不愿贍養,或者把他們當 “奴仆”而施加種種折磨。這些行為都有是不道德的,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上的制裁。
實踐中,子女對父母不盡贍養義務的情況有多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是以“分家析產”為條件,這一說法毫無根據。老人為家庭作一輩子的貢獻,在他們年老體衰時,他們理應得子女在精神上的尊敬和生活上的照顧,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的必然要求。而且作為一項法定義務,它不得免除,以“分家析產”作為贍養老人的條件,是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認的。
2 、有些子女在幼年時,他們的父母因無經濟能力,或者其他客觀原因,無法對子女盡撫養教育的義務,這些子女成年后,以此為由拒不贍養老人,這也是不對的。婚姻法為父母子女間規定了互相撫養的對等的權利義務,并不是說這兩個權利是必須對應的,子女也不能將父母履行了撫養教育義務作為自己履行贍養父母義務的前提。而且,父母因客觀困難而不能扶養子女時,他們在主觀上并沒在過錯,只要條件許可,他們還是會盡撫養教育其子女的義務的。所以,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變不得以此為由解除。
3 、是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的關系。他們之間不存在血緣聯系,他們之間的民事責任不是天然嘏生,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婚姻法第 21 條第 1 款規定,“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第 2 款是“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扶養教育的繼子女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父母 在扶養間的權利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可見,形成撫育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是完全等到同于生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的。
4 、父母在撫養子女的過程中,他們的一些錯誤行為給子女曾造成心靈上的傷害,子女成年后,國為這一原因也不愿意贍養其父母。對于這些子女,應當對他們進行教育,即使父母有過錯,也不能作為免除贍養義務的原因。子女應當贍養需要贍養的父母。但父母對子女犯有嚴重傷害子女感情和身心健康的罪行的,原則上喪失要求被害子女贍養的權利。這些情形包括:父母 犯有殺害子女地罪行的;父親奸污女兒的,及父母犯虐待、遺棄子女罪的,由于父母這些重大過錯,事實上已徹底割裂了子女與父母和情感聯系。違背了父母子女關系人倫理要求,外國法上將為這些行為作為喪失親權的確原因。我國法律沒有親權的有關規定,但是對這類行為,司法實踐中認為足以構成父母喪失要求被害子女贍養的權利。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老年人的生活完全交給國家或社會來承擔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子女應承擔對老人的責任。解決老人的基本途徑還是在家庭。由家庭來承擔老人的晚年生活問題,將是一個重要的法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不屑子孫故意違反法律,拒絕盡自己的義務,那么,法律就要干預他們,強制他們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是不言而喻的。這里我想重說的是做為一個家庭,做為人際之間的關系,或者說要想組織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子女們應該看樣對待年老的父母?
對于喪失勞動能力后沒有收入或收很少的老人。要給予物質上的幫助,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由于在我國就業比較普遍,國營和集體企業的老職工人、老干部都可以享受相當的養老金,物質方面的問題并不是很大的。相反,子女們從老人那里“沾光”的倒不少。這樣說,在贍養父母上不是沒有什么問題了嗎?如果僅從法律上把父母理解的如此狹隘,那就不對了,或者說只是一種低水平的認識。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扶助義務,應從兩方面來理解: 1 、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所謂贍養是指子女在經濟上為父母的提供必須的生活用品和費用的行為。即承擔一定的經濟晚輩對長輩對在物質上、精神上提供的必要生活費用、護理照顧和心靈慰撫。 2 、對父母的扶助。所謂扶助是指子女對父母應在日常生活上給予照料侍奉,尤其對年老、體弱、生病等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應給予精心的照顧,使他們在精神上有所慰藉,能夠享受天倫之樂,幸福、愉快地度過晚年,這是子女應對父母所盡義務的主要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上海職工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1-01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