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非法用工造成傷害賠償的勞動爭議處理是一類比較復雜的案件,一方面,企業與員工之間沒有合法的勞動關系,另一方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及法院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解存在矛盾,這使得受傷員工在維權的道路上步履維艱。
觀點一,非法用工主體不能構成合法的用人單位,其與所雇人員之間不能構成有效的勞動關系,非法的用工關系應作為民事雇傭關系由民法進行調整,無法構成合法有效的勞動關系,仲裁部門不予受理。
觀點二,非法用工關系本質上仍然是勞動關系而不是雇傭關系,雖然非法用工主體違反法律規定,其與勞動者之間形成的是一種有瑕疵的勞動關系。這種關系應當由勞動法調整而不是由民法調整,仲裁部門可以受理。
小編同意第二種觀點,其理由如下:
第一,我國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明確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職業病,按勞動爭議案件處理。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該單位或者其出資人應當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對于主體不合格的勞動關系,也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
第二,無營業執照進行經營的非法用工主體雖然在形式上不符合用人單位的條件,但實質上已經構成各個體工商戶或企業的實質要件。勞動者作為非法用工單位的相對方,并不存在任何過錯,不應因非法用工單位主體的違法行為而導致他們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就不合格主體的勞動關系適用民法與勞動法比較,適用勞動法更有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利益。
以上為“非法用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以及“非法用工勞動仲裁可以嗎”的相關信息,如果用人單位本身并不具有用工資格,而且又存在用工事實,加之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那么就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存在非法用工的情行。此時,用人單位應該需要對務工者負責任,即在務工者出現工傷的時候,應該對務工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工傷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2020-11-22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