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補償如何計算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對這項規定,應把握兩點:
1、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來計算,而不是根據其實際工齡來計算。當然,若員工在本單位工作前的工作年限按照應合并計算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內的,應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2、是因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因此,如果員工在公司工作年限只有6年零半個月,且本人的實際工齡沒有可以合并計算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則公司應按7個月的工資支付其經濟補償金。即便是按該員工所說,其實際工齡已有17年零半個月,公司也只須支付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就可以了。
二、勞動合同解除的形式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終止勞動關系的行為。勞動合同訂立后,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解除合同。但是,在發生某些特殊情況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已經成為不可能、沒必要以及會招致一方或雙方利益受到重大損害時,雙方當事人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解除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與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在法定解除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可以不與另一方當事人協商,也無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約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認為繼續履行合同已經沒有必要時,與另一方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與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約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決定,而必須是雙方的行為,其解除的條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出現,只要當事人雙方在真實意思表示的基礎上協商一致就可以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找律師有用嗎
2021-03-24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