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裁員賠償金怎么算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企業該如何合法裁員的?
1、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三、什么情形用人單位可以裁員?
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的利益,所以法律對用人單位裁員的條件作出了嚴格的規定。根據我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只有當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才可以裁員,如果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綜合上面所說的,公司進行裁員同樣也需要支付一筆賠償金給勞動者,支付的標準就要取決于勞動者工作的年限還有工資的收入才能才能確保勞動者可以得到最終的賠償金額,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這樣才能更好的辦理。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是多少
公司解散代通知賠償金合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探望權的行使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2-13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公房拆遷標準和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福州房屋拆遷補償方式與計算方法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