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裁員賠償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裁員補償標準怎么計算?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三、裁員需要遵守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一條 【經濟性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由此可見,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時拿到的補償金是否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這個問題,需要員工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分析,不過,就算是補償金的部分不交個人所得稅,當月工資該交個稅的還是要依法扣除的。
企業裁員有代通知金嗎?
如果公司裁員有失業金嗎?
哪些情況下仲裁員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定責本人不去行嗎
2020-12-08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