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糾紛仲裁代理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繼承人是指依法繼承財產的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法定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
前者指依法的當然繼承人,后者指被繼承人所指定的繼承人。各國法律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規定不同。中國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與外祖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喪偶的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母之間存在著撫養關系的人。胎兒也可充當繼承人。法人(包括國家)雖然可以取得遺產,但一般不列為繼承人。
所謂謂法定繼承是指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人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由于這種繼承中是只是在沒有遺囑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稱無遺囑繼承,也因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只限于被繼承人的親屬,所以也稱為家庭繼承。
二,繼承范圍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
(六)外祖父母
三,基本特征
中國繼承的基本特征,具有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法定繼承以一定的人身關系為前提,即確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份額的根據是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收養關系。如中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配偶各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規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其根據是存在血緣關系:第二,法定繼承中對法定繼承人范圍、法定繼承順序、繼承份額以及遺產分配原則等方面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均無權予以改變。
繼承問題的解決容易導致有關的環節操作出現不小的爭議,因此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學會合理的應對,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損失,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關的仲裁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確保自己的權益在法律上存在合理的基礎,但是需要自己多加留意有關的細節。
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哪些人?
在我國繼子女有代位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不破租賃的限制使用
2021-03-07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拆遷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0-12-29大同市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有哪些規定
2021-03-13房屋拆遷評估價格具體包括哪些項目
2021-01-06拆遷時簽訂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4對房屋拆遷評估報告不滿意,要找誰解決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