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會喪失繼承權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二、哪些情形下遺囑無效?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往往希望通過遺囑對身后事的處分來避免繼承人因財產發生糾紛,導致家庭不睦。但有時遺囑立的不規范、或者遺囑內容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甚或遺囑難以執行導致遺囑無效,卻容易在繼承人之間產生矛盾。
1、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
2、代書遺囑沒有見證人。
《繼承法》第17條規定了遺囑的形式,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遺囑效力不受法律保護。
3、老年癡呆被自立遺囑。
立遺囑的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立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這樣規定是為了確保遺囑內容確實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不是利益相關人假借立遺囑人之手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遺產處分。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會出現智力減退的情況,如罹患老年癡呆等,容易出現按照他人意志自立遺囑的情況。在審理過程中,如果確有明確的醫療診斷結果,證明老年人在立遺囑時已經患有相應的病癥,不具備正常的辨識力,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么法院對于這種遺囑的效力是不能認定的。
繼承權除了可以自己主動放棄外,如果具有《繼承法》中規定的法定情形,那么也會導致繼承權喪失,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被動的喪失了繼承權。那么之后對該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人也就不能在繼承其遺產。一般在繼承人具有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時,那么其繼承權就當然喪失。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
繼承權公證書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