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會喪失繼承權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二、哪些情形下遺囑無效?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往往希望通過遺囑對身后事的處分來避免繼承人因財產發生糾紛,導致家庭不睦。但有時遺囑立的不規范、或者遺囑內容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甚或遺囑難以執行導致遺囑無效,卻容易在繼承人之間產生矛盾。
1、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
2、代書遺囑沒有見證人。
《繼承法》第17條規定了遺囑的形式,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遺囑效力不受法律保護。
3、老年癡呆被自立遺囑。
立遺囑的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立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這樣規定是為了確保遺囑內容確實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不是利益相關人假借立遺囑人之手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遺產處分。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會出現智力減退的情況,如罹患老年癡呆等,容易出現按照他人意志自立遺囑的情況。在審理過程中,如果確有明確的醫療診斷結果,證明老年人在立遺囑時已經患有相應的病癥,不具備正常的辨識力,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么法院對于這種遺囑的效力是不能認定的。
繼承權除了可以自己主動放棄外,如果具有《繼承法》中規定的法定情形,那么也會導致繼承權喪失,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被動的喪失了繼承權。那么之后對該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人也就不能在繼承其遺產。一般在繼承人具有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時,那么其繼承權就當然喪失。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
繼承權公證書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