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權在離婚時的分割
(1)隱名股東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收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對股權轉讓糾紛案件的影響
①如果一方存在轉移股權或偽造債務的行為,非股東的另一方即可起訴,可要求婚內分割公司股權。
②除自然增值、孳息外,其他婚前財產婚后產生的收益均應為共同財產,當然包括婚前個人股權在婚后經營期間產生的收益。
(3)一般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分割實務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①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②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后,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的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4)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權分割實務
夫妻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獨資企業的,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在該獨資企業中的共同財產時,應當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①一方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后,由取得企業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②雙方均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在雙方競價基礎上,由取得企業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③雙方均不愿意經營該企業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有關規定辦理。
(5)合伙企業份額的分割實務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雙方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合伙企業中的出資,另一方不是該企業合伙人的,當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其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對方時,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①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該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的地位;
②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受讓權的,可以對轉讓所得的財產進行分割;
③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但同意該合伙人退伙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可以對退還的財產進行分割;
④其他合伙人既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又不同意該合伙人退伙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視為全體合伙人同意轉讓,該配偶合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上市公司的分割
《公司法》第142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另外還需要注意三點內容:
⑴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其買入再賣出或賣出再買入所持股份的時間間隔為6個月,否則其所得收益歸上市公司所有;
⑵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股份的,在相關鎖定期結束后,在其任職期間每年轉讓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股份的25%,且在離職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原公司股份;
⑶如果不符合上述兩點內容之一的,應上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準后才能實施。
因上市公司股份的特殊性導致的股權分割中的難點和應對策略:
⑴可否限制配偶離婚時股權的分割請求權?
在實踐中,如果夫妻之間簽訂的協議屬于婚前財產協議性質、而非離婚協議性質,則約定有效。否則,就可能成為離婚協議條款,只成立、不生效。
⑵信息披露中應否包含實際控制人的夫妻關系狀況?
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說明書、募集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等,而義務主體為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上市公司信息。但問題是,實際控制人的“婚姻關系狀況”是否屬于“上市公司信息”目前并不明確。雖然“婚姻關系”的確客觀影響股價,但“婚姻關系”未明確屬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范圍,因此,如果單純考慮一方“散步虛假和好信息影響股價”的結論,恐怕依據不足。
分割當事人境外公司股權的難點
(1)管轄法院的確定問題
關于涉外離婚案件的管轄權問題,英美法系中,采用的基本原則是以當事人的住所、居所為依據確定管轄權;而在大陸法系中,以當事人的國籍、住所地為依據進行管轄。
(2)涉外案件中準據法的適用問題
現行國際私法中,有關離婚原因的準據法適用主要分為三種,即法院地法主義、屬人法主義、選擇或重疊適用當事人屬人法和法院地法主義。
(3)涉外股權信息的公證及舉證適用問題
我國對涉外民事訴訟證據有特殊的規定:
①在域外形成的證據要經過公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p>
不過,在下列情況下,境外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無須辦理公證認證或者其他證明手續:
第一,在我國境內有住所的境外當事人提交的授權委托書、法定代表人(代表人)身份證明;
第二,外國自然人作為原告親自到庭起訴而提交的個人身份證明;
第三,境外當事人在辦案人員面前簽署的授權委托書;
第四,通過雙邊司法協助協定或者外交途徑取得的證據材料;
第五,通過我國駐外使領館取得的證據材料。
②證據必須附中文譯本。對于當事人未附中文譯本的外文資料,人民法院可以不作為證據使用。
③舉證責任的分配應當適用法院地法。涉外商事糾紛案件的當事人雖然在合同中約定了準據法,但舉證責任及其后果均應當適用法院地法,而不應當適用當事人約定的合同準據法。
④外國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不能直接作為我國法院認定事實的依據。對于外國法院做出的民商事判決,除有關判決已為人民法院承認或者當事人認可外,人民法院不能直接采用外國法院判決所認定的事實。
(4)外國離婚判決的認可
根據國家主權原則,國外領取的結婚證書不是必然在中國產生法律效力,需要將結婚證書在國外辦理公證、再由中國駐外機構進行認證后,方可取得中國法院認可的效力。
外國法院作出離婚判決中的中國公民,可以向其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承認該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外國法院作出的離婚判決中的外國公民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該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但其離婚的原配偶必須是中國公民;也可以由外國法院依照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請求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