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財產是無效的財產分割協議
第五十四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也應適用該條規定。但在認定是否符合構成條件時卻需細細斟酌。
1.關于欺詐、脅迫的標準,與一般合同的認定標準沒有區別。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將欺詐、脅迫在條文中作了明確而突出的規定。
2.關于重大誤解的標準,主要是指對約定內容本身的重大誤解,而且必須達到"重大"程度。重大誤解不包括對法律規定的誤解。如將價值很小的文物誤認為價值很大并以此為基礎分給財產的,就屬于重大誤解。但如果認為財產分割協議并不產生法律效力,財產分割應在后另行起訴解決的誤解就不屬于重大誤解。
3.對于乘人之危的標準,一個難點是一方利用對方急欲離婚的心態要求多分財產而對方又同意多分的情形是否構成乘人之危的問題。
4.至于顯失公平,在適用時應最嚴格。顯失公平主要對照的是市場經濟中公平、等價有償原則。而財產分割協議中最主要的原則是自愿原則。夫妻離婚的具體理由千差萬別,當事人離婚時的感情也往往"剪不斷,理還亂",當事人之間處理財產也就各有千秋,不應該用更具社會性評價意義的公平、等價有償原則來考察其分配是否公平。所以,只要簽訂的財產分割協議不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或乘人之危的情形,當事人自愿將大部分財產甚至全部財產給對方,一般都不應當被認定為顯失公平。只有在當事人文化、匱乏,一方自愿分得的財產相對少得多,其又非出于快速離婚等目的,并因此分割而使離婚后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可以顯失公平為由合理矯正分割方案。
以上是關于可變更和可撤銷構成條件的實體方面的分析。但在程序上,只要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起訴,法院就應受理,以保護當事人的訴權。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非常明確:"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查明構成可變更和可撤銷的,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另外,由于財產分割協議也適用婚姻法的規定,所以,因其引起的糾紛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而不能約定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無效的財產分割協議不能作為分割財產的憑證,因此了解哪些屬于無效的財產分割協議是十分重要的,從而避免在簽訂協議時落入圈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金的分類和解釋
2021-03-04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