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法條依據情形有哪些?
根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二、如果確認繼承人的喪失繼承權的行為?
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只要是為繼承財產而實施了故意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喪夫其繼承權;
3、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應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多方面認定;對被繼承人虐待情節嚴重,不論其是否被追究刑事責任,都將喪失繼承權;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或者遺棄被繼承人的,事后經教育確有悔改表現,并且得到被繼承、被遺棄人的諒解、寬恕,不喪失繼承權;
4、繼承人篡改、偽造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
綜合上面所說的,喪失了繼承權代表著就失去了繼承遺產的權利,但這個權利的喪失也需要符合法律所規定的條件才能被認定,如果是故意傷害他人的,那么還需要承擔刑事的責任,所以,立遺囑是由遺囑人的意愿來進行訂立,對于繼承者不能有意的干涉,不然自己的權益就會受損。
法定繼承權的喪失情形有幾種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子女能代位繼承嗎
如果繼承權喪失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