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李與女青年張某于2001年5月登記結婚,領取了結婚證,同年8月舉行婚禮前一天,小李的母親送給張某一串昂貴的女士鉆石項鏈。現在因感情破裂,雙方自愿離婚,但對如何處理這串金項鏈,發生了爭執并起訴至法院,小李認為這串項鏈屬于共有財產,應予以分割。張某認為,是小李母親在他們舉行婚禮前贈給她的,是她的個人財產,那么這串項鏈的所有權到底歸誰?
評析:
婚姻法條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屬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是指從取得結婚證書起,到離婚時或者夫妻一方死亡時止。這個期間雙方可一方的勞動收入及繼承、接受贈與等合法途徑取得的財產,除另有約定外,都屬于夫妻共有財產,離婚時應予合理分割。這串金項鏈是小李的母親在他們取得結婚證三個月后才贈與張某的。這時小李與張某的夫妻關系已確定,所以,這串金項鏈是小李與張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接受的贈與,張某的此抗辯理由是不成立的。此項鏈依法應作為共同財產分割。但在具體分割時,也可考慮到這一串項鏈一直是張某使用的,是否就分給張某,而從其它共同財產中,分割相應的財產給小李。
假設,此項鏈是小李和張某結婚前(領結婚證前)購買的一條項鏈,那這個項鏈就是張某的個人財產了,因為這屬于小李的贈與,如果小李達不到法律規定的撤銷贈與的條件,他是無權要求返回此項鏈的。再假設此項鏈是婚后兩人共同買的,那這個項鏈是不是必然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呢?從理論界對此是有爭議的,在實務中法院的判決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這個項鏈是女士專用的,依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四款規定“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屬夫妻一方的財產。”對于哪些物品屬于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理論界和法院對此爭議很多,我認為:所謂歸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是指夫妻在日常生活中一方特別需要而購買的生活用品或另一方在日常生活中不方便或者不適宜使用的生活用品,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一、僅限于生活的用品,指夫妻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物品,一般不指不動產、存款、無形財產,但不包含職業需而購置的手提電腦、交通工具等。
二、財產價值不大,不屬于貴重財產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鞋、帽、衣服及有些價值不大的圖書、手機、專用的佩物、飾件等。如果價值過大的物品劃歸為個人財產,對另一方是不公平的。
三、僅限于該生活用品由一方的單獨利益使用的,如化妝品,但由一方使用,而為家庭生活共用服務的除外,如因妻子單獨使用的洗衣機、吸塵器等不能列入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四、由夫妻雙方約定的、歸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確定那些物品是歸夫妻一方專用的物品,應視其財產價值、此財產價值在夫妻共同財產的比例和使用方的受益情況,不能只看該物品歸誰使用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完畢后的責任
2020-12-26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