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宅基地子女如何繼承父母遺產?
1、沒有宅基地子女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起訴的方式來繼承父母遺產。
2、當父母在去世之后,如果對于所留下來的遺產沒有立下遺囑的,那么依照我國的相關法律,對于這樣的遺產進行處理的時候,一般可以采取兩種辦法:首先,第一種辦法就是已經去世的父母的所有的子女,關于所留下來的遺產要怎么進行分配可以進行協商,并且最終達到了相同的意見,如果所有的子女對于遺產的分配都達到了一致的意見,那么就可以簽訂相關的遺產分配協議,在協議當中,對于遺產要具體怎么處理,還有怎么分配遺產都要作出明確的解釋,在遺產分配協議制作完成之后,如果所有的子女都確認無誤的情況下,就要進行簽字確認。如果在簽訂遺產分配協議之后,對于父母所留下來的遺產,發現了其中有一部分被遺漏了。這并不會對已經簽好的遺產分配協議而產生任何的影響,對于被遺漏的這部分遺產,子女們可以在遺產分配協議當中補充一些相關的協議。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所簽訂的遺產分配協議主要是根據家庭成員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制定的,并且遺產分配協議當中的所有內容都是所有子女共同協商,并且達到一致想法的結果,所以說對于遺產的分配,如果最終分配的份額是不一樣的,那也是屬于正常的情況,因為我國的法律對于當事人的協商是不會強加干涉的。
3、上面所說的是去世的父母所有的子女可以協商,并且達到一致想法的情況下的處理方法,而對于那些就遺產的分配問題,不能達到一致意見的子女,就要采取第二種解決辦法了。第二種的處理方法就是父母所留下來的遺產,按照我國的法定繼承來辦理,在我國的繼承法當中規定到,父母的親生子女都是屬于繼承順序上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但是并不代表位于第一順序繼承人的子女就一定可以繼承父母的遺產,因為有些子女可能會失去相應的繼承權,失去繼承權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四種:
(1)第一種情況就是繼承人因為財產或者是因為其它的原因故意殺害了被繼承人。
(2)第二種情況就是繼承人因為遺產的分配問題而故意殺害其他的繼承人。
(3)第三種情況就是繼承人對于被繼承人沒有盡到相關的贍養義務而遺棄了被繼承人,或者是繼承人有嚴重虐待被繼承人的行為。
(4)第四種情況就是繼承人為了繼承更多的遺產而偽造遺囑或者私自修改原來的遺囑或者對被繼承人所立下來的遺囑進行銷毀。
二、父母遺產繼承繼承法的原則
1、保護自然人私有財產繼承權原則。我國《憲法》規定,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繼承權,這是我國繼承法的立法依據,也同時決定了我國繼承法的立法宗旨和首要任務就是保護自然人的私有財產繼承權。繼承法一方面規定了繼承權的主體、客體、內容、變動等事項,起到確權的作用;另一方面規定了繼承權受到侵害時的法律保護措施,起到護權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
2、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自然人無論男女都是平等的民事主體,繼承法第9條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這是憲法中男女平等原則在《民法典》(2021.01.01生效)中的體現。
3、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該原則是指將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生前所盡義務的情況以及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遺留債務的清償情況與繼承人是否享有繼承權以及如何行使繼承權相結合,使繼承人的繼承權與其承擔的義務相一致。這一原則在我國《民法典》(2021.01.01生效)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民法典》(2021.01.01生效)賦予了那些對公、婆、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喪偶女婿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的法律地位。
(2)《民法典》(2021.01.01生效)根據繼父母于女間、繼兄弟姐妹之間是否有共同生活的基礎,相互之間是否存在撫養關系來確定彼此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
(3)在分割遺產時,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或者盡了主要義務的繼承人可以多分遺產,而那些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但不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則應當不分或少分遺產,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對死者生前扶養較多的,可適當分得遺產。
(4)接受遺產的繼承人,在接受遺產的范圍內負有清償被繼承人生前所負稅款和其他債務的義務,放棄繼承的可不負清償責任。
4、養老育幼原則。養老育幼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也是家庭的一項重要職能。它既是一項道德的要求,也是一項基本原則。《民法典》中的“特留份”制度、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照顧都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5、互諒互讓、協商處理遺產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繼承人在遺產處理的過程中能相互體諒、謙讓,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公平合理地分割遺產,實現物盡其用與家庭和睦的目標。
由于財產的所有者離世之后,大部分的繼承人都是想要獲得更多的遺產繼承權的,故此很多民事主體,為了避免此類糾紛的發生,會選擇訂立遺囑,只要在其死后,經鑒定后確定遺囑是有效的,那么此時子女就需要按照遺囑的內容,來處置遺產了。
應該如何進行繼承車輛過戶?
夫妻一方去世財產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鬧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29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