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1.當事人之間事實基本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生產經營的
先予執行的案件,應當是在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中,雙方當事人之間各自應享有什么樣的權利,承擔什么樣的具體義務都是十分清楚的。例如,原告與被告是父子關系,原告因無生活來源,請求被告給付贍養費,這種案件權利義務關系很明確。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申請,在訴訟請求的限度內,裁定被告預先給付被告一定數額的金錢,以解決被告生活急用。
2.申請人確有困難并提出申請
申請人確有困難,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申請人是依靠被告履行義務而維持正常生活,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前,如不裁定先予執行,原告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二是原告的生產經營活動,須依靠被告提供一定條件或履行一定義務才能夠進行,在人民法院判決前,如法院不裁定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原告的生活或生產經營,甚至原告無法維持生活或者不能生產經營,才符合先予執行條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2000]40號《關于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有關問題的批復》指出,在刑事訴訟中,對于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提出先予執行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裁定先予執行或者駁回申請。
只有當事人生活或者生產十分困難或者急需,并主動向人民法院提出先予執行申請,人民法院才能作出裁定,要求被告先予執行。人民法院不依職權作出先予執行的裁定。
3.案件的訴訟請求屬于給付之訴
案件不具有給付性質,不存在先予執行的問題。如原告要求被告給付撫育費、贍養費等訴訟,可以要求先予執行;而請求解除收養關系等訴訟,則不能請求先予執行。
4.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先予執行的目的是為了及時解決原告的實際困難。但是,如果被告根本就沒有能力先行給付,裁定先予執行也無法執行。所以,在訴訟判決作出前,法院裁定先予執行,必須是在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的條件下作出的。
具備上述條件,人民法院就裁定先予執行。先予執行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并立即開始執行。如果當事人不服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準上訴,但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先予執行裁定的執行。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復議應當及時審查,裁定正確的,通知駁回的申請;裁定不正確的,作出新的裁定變更或者撤銷原裁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工傷和工傷事故分類
2020-12-22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