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哪些后果
(1)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2)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書面開式作出決定。
(3)在案件開庭審理時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由于前述的申請期間存在過于寬松和不穩定性、未確定性的情況,加上申請回避的這些法律后果,不難看出,現行申請回避制度容易產生以下幾種弊端。
事實上,一是部分當事人通過在庭審前濫用申請回避權利,達到推遲庭審的目的。在開庭審理時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按民訴法規定,是案件可以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之一,且當事人享有的申請期間包含了開庭審理時這一時間,就給了部分當事人可乘之機,可以惡意提出回避申請,羅列種種理由,甚至有意將可能產生回避的申請權利留到開庭審理時行使,從而達到延遲庭審的目的。
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申請回避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書記員、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時,案件當事人可以申請該人員退出該案件審理的原則和制度。申請回避作為訴訟中的法定制度,其外在表現為案件當事人的一種極為重要的訴訟權利申請回避權,同時也是民事訴訟程序中的重要步驟之一,它在加強審判監督、提高審判質量、防止司法不公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國立法對當事人的申請回避權予以了高度重視,在民訴法中有多條法款表述,而且在第四章專章作了相關規定,有了相當完備的一個體系,但筆者發現,我國雖然對申請回避制度作了明確規定,可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從而對案件的審理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與其密切相關的訴訟程序的運轉。
有權申請回避的情形
總的來說,一旦發現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上述三類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其中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之前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之前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其中,審判人員與本案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回避。
另外,審判人員違反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其回避:
(一)違反規定會見本案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本案的;
(三)索取、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活動的;
(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人借用款物的;
(六)有其他不正當行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哪些后果”問題進行的解答,法院對回避申請作出判決前,被申請回避人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且法院城在三日內對回避申請進行決定。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權有爭議的房屋如何進行拆遷補償
2020-12-22發生勞動糾紛的,哪些證據可以證明事實勞動關系存在
2021-03-19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