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法與舊法銜接期間,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應采用哪種法律
在新法與舊法銜接期間,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適用舊法規定的60天申訴時效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并據此駁回當事人仲裁申請,當事人不服起訴到法院,法院能不能適用新法規定的1年申訴時效?這給法院出了一道很大的難題。
“適用1年申訴時效吧,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不適用1年申訴時效吧,又不符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立法本意———這部法律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才將60天的申訴時效延長為1年。”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助理俞里江說,這屬于新法與舊法的銜接問題,對此,希望最高人民法院就此問題盡快出臺法律解釋,以統一仲裁機構與人民法院的認識與做法。
普通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的區別有哪些?
這里所講的普通仲裁即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普通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有以下區別:
(1)法律依據不同。普通仲裁依據的是仲裁法:勞動爭議仲裁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2)機構的名稱和性質不同。普通仲裁因無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其名稱為hx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因地域和級別的不同分為xx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xx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xx縣(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3)受理案件的范圍不同。普通仲裁機構受理案件的范圍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的范圍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條例》處理的其他爭議。
(4)適用的原則和制度不同。普通仲裁無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勞動爭議仲裁有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普通仲裁實行或裁或審、一裁終局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實行一裁兩審制度,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普通仲裁雙方當事人之間必須有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當事人提請仲裁的,仲裁機構不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一方即可提起仲裁。
(5)時效不同。普通仲裁的時效一般是兩年;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是60日。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后仲裁時效適用問題
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后仲裁時效的適用問題,即《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時間效力或溯及力問題。就法律溯及力而言,程序法從新、實體法從舊,即程序法實施后正在審理或新受理的案件的程序從新,實體問題則依據當時的法律處理。如上所述,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既有程序性,又有實體性,且以實體性為主,所以,勞動爭議時效的溯及力問題就顯得十分復雜。《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8年5月1日實施后,這一問題就變得更加突出,由于沒有統一的解釋,各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此做法不一,有的搞一刀切,全部從新,有的則簡單以某一具體日期劃線,這些做法忽視了時效制度的兩重性。按照程序法從新,實體法從舊的原則,筆者認為:
首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發生的勞動爭議,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審理或新受理的,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受理時效1年,《勞動法》的保護時效〔名義上是60日,但為了裁審一致一般是2年,拖欠勞動報酬爭議也只保護2年)。
其次,《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發生的勞動爭議,則既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受理時效(1年,普通爭議適用分體成立說,拖欠勞動報酬爭議若勞動關系終止則1年內受理且全面保護,若勞動關系存續則隨時受理且全面保護),也適用其保護時效(名義上1年,但為了裁審一致一般是2年,拖欠勞動報酬爭議則不受保護時效限制)。
第三,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后連續侵權或違約行為產生的請求權,一般爭議采取分體成立說,1年內受理,保護2年。拖欠勞動報酬爭議采取分段處理的方式,《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的部分隨同實施后的部分一起受理、保護2年的分體成立說;《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的部分,若勞動關系終止則1年內受理,不受保護時效限制,若勞動關系存續則隨時受理且不受保護時效限制。
基于以上劃分,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的規定,加班費屬于工資,工資即勞動報酬,因而加班費爭議屬于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應適用勞動仲裁的特別時效。本文案例中,某保安公司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時,每周只倒休1天”,違反了《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關于工作時間的強行性規定,致使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但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所以,應確認超過40小時的時間為加班,且證據充分(勞動合同證據),應當認定勞動者加班事實成立。由于張某屬于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所以,自2008年5月1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以來的加班費不受仲裁時效限制,隨時受理,全面保護;2005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的加班費隨同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19日的加班費爭議一起受理,自其向仲裁委申請之日起前推2年保護,即只保護2007年4月20日至2009年4月19日的加班費。其中,《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的保護1年零10日(2007年4月20日至2008年4月30日),實施后的全部保護(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19日)。而李某屬于勞動關系終止后發生的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所以自2008年5月1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以來的加班費受理時效為1年,全面保護;2005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的加班費隨同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加班費爭議一起受理,自其向仲裁委申請之日起前推2年保護,即只保護2007年6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加班費。其中《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前的保護11個月(2007年6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實施后的全部保護(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在新法與舊法銜接期間,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應采用哪種法律”。對于法律改革之后,勞動仲裁是采取哪個法律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的很清楚了,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小編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