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受理口頭辭退嗎
依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仲裁機構是會受理口頭辭退勞動爭議的,但勞動者要在被辭退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
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單位可否隨意辭退勞動者
辭退是指用人單位由于某種原因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強制措施,是用人單位解雇職工的一種行為。
用人單位享有的解聘勞動者權利是否可以隨意行使?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必須符合《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法定事由,并且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如果屬于經濟性裁員還必須提前30日向工會和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才可進行。
用人單位不得隨意以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為由,裁減人員,裁員企業必須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困難企業標準,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必須在書面通知勞動者后一個月才實際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提前一個月通知解聘期間,勞動者仍可要求繼續上班和正常獲得勞動報酬及相關福利待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仲裁機構是會受理口頭辭退勞動爭議的,但勞動者要在被辭退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