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訴法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法定有什么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民事訴訟法中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情形包括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七條?仲裁裁決執行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仲裁費用承擔者是誰
仲裁庭在仲裁裁決中或在案件結案時,有權對仲裁費用的最后承擔做出決定。實踐中大致包括以下情況:
1、仲裁費用原則上由敗訴方承擔。同時,亦考慮到仲裁庭對當事人仲裁請求的滿足程度、責任劃分及其它因素,由當事人分攤仲裁費用。
2、如果當事人在仲裁庭調解過程中當庭或庭外達成和解時,仲裁費用將由雙方當事人按其達成的和解協議分擔。若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中,未對仲裁費用作出約定,仲裁庭將按當事人各承擔50%的比例進行裁定。
3、仲裁庭還可以對預付仲裁費的一方當事人裁定由另一方當事人對其墊付費用進行部分或全部補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民事訴訟法中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情形包括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算自動離婚
2021-01-14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