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夫妻可能是當事人沒有做到一個好的丈夫或者是合格的妻子才導致的,可這并不代表這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或者母親。既然撫養孩子的這一方知道對方支付撫養費這是天經地義的,那同樣的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不讓探視是否做得太過于自私了。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內容就是,在我國離婚對方不給探視孩子怎么辦?
一、在我國離婚對方不給探視孩子怎么辦?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如果判決書、調解書或離婚協議規定了孩子的探視權,但在實際的履行中,一方或其父母以各種理由拒不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享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所在地的居委會溝通協商,協商未果的話,可在收集相關證據的前提下,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
目但注意的是,法院強制執行一般只會采取排除妨礙措施,而不會對孩子的人身采取強制措施。
二、離婚后如何行使探視權?
子女探望權行使是指離婚后,間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
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
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間接扶養方在行使探望權時,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如果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或者是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另一方實現探望權,那么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實現自己的探望權。
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的判決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對有協助義務的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相關人等都應該知道具體的解決辦法了。其實不讓探視孩子這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種做法,生活當中就發生過對方既然不讓探視孩子,那么自己也就不給撫養費了,然后就又會導致其他沒完沒了的糾紛,如果因為拒絕對方探視孩子而被起訴了,不排除最終法院可能會支持變更撫養權的請求。
2020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是怎樣的
最新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0最新離婚起訴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2021-02-17判決書兩年后作廢了嗎
2020-12-11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