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因為對各種行為的思考上缺乏成年人的理性而得到法律要求其家長進行監護保護的權利,本來說監護人通常都是讓未成年的親身父母擔任的,但是也有未成年沒有父母的特殊情況,那么,這樣的未成年未成年監護人順序是什么?其實作為監護人的順序一般是按照血緣的親疏來安排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規定。
一、未成年監護人順序是什么?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1、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2、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二、如何成為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依其方式,可以劃分為當然設立、協議設立和公權力指定設立。
(一)當然設立,指第一順序人全體做監護人。
(二)協議設立,可分四種情況:
1、當第一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經其協議,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監護人。
2、經各順序人協議,由第二順序人做監護人。
3、經精神病人監護人各順序人協議,只由第三順序人或第四順序人做監護人。
4、經各順序人協議,由各順序人共同做監護人。
(三)公權力指定設立,即由主管組織指定監護人的設立方式。其要件為:
1、須不能依照當然設立和協議設立程序產生監護人,尤其對于何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
2、須由主管組織指定。關于主管組織,民法通則規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當父母不在同一單位時,則有兩個有資格指定的機關),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在為精神病人指定監護人時,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
綜上所述,除了最親近的父母以外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選的就是完全有照顧和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其次才是其同輩的成年兄弟姐妹,如果這些監護人也不存在的話就需要繼續往后選取關系稍遠的親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