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生育孩子之后很自然地就在情理上應當管理好孩子的生活和法律行為,但是為了讓其地位在法律意義上更加合法就設置了監護人的名義,而父母作為監護人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護孩子的基本權利不會被侵害以及代理他們還沒有能力處理的其他法律行為。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法定監護人職責主要是什么?
監護人的法定職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五)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法定監護人的介紹
法定監護人,法律術語。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法定監護人就是具有監護責任的對象。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綜上所述,很多孩子會不服從父母的管教之后就拒絕了他們所有的幫助,但是在法律意義上來說孩子始終在監護權的保護下而父母也不能因為孩子的問題就輕易擺脫法律對其履行職責的監督,尤其是在孩子處理財產的問題上父母更加需要嚴格管理以免他人欺騙不明是非的孩子。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2020年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20南寧市征收集體土地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3拆遷補償按土地面積算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