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法定監護人的程序是什么
監護的設立即監護人的選任。對此,存在四種方式:
(一)法定監護
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應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的,按順序應由以下人員擔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二)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權指定監護人的單位、組織的指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指定監護有兩種情況: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時,有關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
2、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在以指定監護方式設立監護的情形,如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撤銷原指定的判決,如果原指定被判決撤銷,人民法院應另行指定監護人。
(三)委托監護
委托監護是指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
在委托監護的情形,除有特別約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在教育機構或醫療機構監管期間致人損害的,如果有關機構對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四)遺囑監護
遺囑監護是指被監護人的父母用遺囑為其指定監護人。
遺囑監護的成立應具備三個條件:
1、被指定的人同意作監護人;
2、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異議;
3、該指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并對被監護人并無不利。
作為監護人我們應該成為被監護人的榜樣,是對無民事行為的人一種保護。如果第一監護人由于犯法而坐牢,那么被監護人是需要更換監護人的,首先監護人也是有順序的,首先是監護人的父母,父母不在的情況下,就是祖父、祖母或者是外祖父、外祖母。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雙方都不履行協議有效嗎
2021-01-18被人故意咬傷怎么賠償
2021-02-07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保險受益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2021-02-02